臨床觀察 首頁 > 臨床觀察
復方氟米松軟膏與丙酸氯倍他索乳膏治療慢性濕疹和神經性皮炎療效對比研究
復方氟米松軟膏與丙酸氯倍他索乳膏治療
尹光文 于建斌 蔡丙杰 姚亞瓊
慢性濕疹和神經性皮炎臨床常見,治療頑固,療程長,療效差。復方氟米松軟膏含0.02%氟米松和3%水楊酸(香港澳美制藥廠生產,商品名奧深,Orsalin,深圳健安醫藥有限公司經銷)治療濕疹皮炎類病有一定療效[1]。為進一步評價復方氟米松軟膏治療慢性肥厚性濕疹和神經性皮炎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我們自2007年3-7月,應用復方氟米松軟膏治療慢性肥厚性濕疹和神經性皮炎,并與丙酸氯倍他索乳膏(安徽新和成皖南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比較,觀察復方氟米松軟膏治療慢性肥厚性濕疹和神經性皮炎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
一、資料與方法
1.入選標準:具有典型慢性濕疹和神經性皮炎臨床表現的確診病例,皮損浸潤肥厚明顯,年齡18~70歲。并符合下列條件:①已知對復方氟米松軟膏組成成分不過敏;②皮損無明顯細菌、真菌或其他病原體感染征象;③1個月內未口服糖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④2周內未外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⑤皮損范圍局限,≤10%體表面積。
2.排除標準:①皮損有糜爛、滲出者;②皮損分布于面部或柔嫩部位者;③孕婦、哺乳期婦女。
3.臨床資料:符合條件的151例慢性濕疹和神經性皮炎患者,隨機分為復方氟米松軟膏治療組76例,其中慢性濕疹45例,神經性皮炎31例,男37例,女39例;18~50歲48例,50~70歲28例;病程5周至12個月52例,1~8年24例。丙酸氯倍他索乳膏對照組75例,其中慢性濕疹43例,神經性皮炎32例,男33例,女42例;18~50歲42例,50~70歲33例;病程5周至12個月50例,1~8年25例。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種、病期、病程、皮損范圍、靶皮損面積、肥厚程度、炎癥程度及瘙癢程度等方面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4. 觀察方法及指標:將復方氟米松軟膏和丙酸氯倍他索乳膏分別涂于患處,每日早晚各1次,療程3周,不足3周痊愈者可停藥。患者于藥物治療后第1、2及第3周復診隨訪,對所有患者在治療前(0周)、治療后1、2和3周分別進行癥狀和體征評分,包括瘙癢、紅斑、丘疹、浸潤、肥厚、苔蘚化及脫屑,采用4級評分,每種參數按輕重程度計0,1,2,3分。觀察藥物療效、耐受性和不良反應,并對治療后的滿意度進行評價。
5. 療效判斷標準:療效指數=(治療前總積分-治療后總積分)/治療前總積分×100%。治愈為指數≥95%;顯效為指數60%-94%;進步為指數20%-59%;無效為指數<20%。痊愈率=治愈例數/總例數×100%;總有效率=(治愈例數+顯效例數)/總例數×100%。
6. 統計學處理:對觀察所得數據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1. 復方氟米松軟膏及丙酸氯倍他索乳膏對慢性濕疹的療效:治療組45例慢性濕疹患者中,治療1周后的臨床痊愈率為13.33%;43例對照組中,治療1周后臨床痊愈率6.98%,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3周治療組的臨床痊愈率分別為53.33%和66.67%,對照組分別為30.23%和41.8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1、2、3周的臨床有效率分別為40.00%,86.67%和93.33%,對照組分別為18.60%,65.15%和74.44%,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復方氟米松軟膏及丙酸氯倍他索乳膏對神經性皮炎的療效:治療組31例神經性皮炎患者中,1周后的臨床痊愈率為12.90%,對照組32例中,臨床痊愈率6.25%,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2、3周的臨床痊愈率分別為54.84%和61.29%,對照組為25.00%和31.2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1、2、3周的臨床有效率分別為48.39%,80.65%和90.32%,對照組為18.75%、53.13%和62.50%,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復方氟米松軟膏及丙酸氯倍他索乳膏對慢性濕疹和神經性皮炎的綜合療效:治療組76例,治療1周后的臨床痊愈率為13.16%,對照組為6.67%,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2、3周的臨床痊愈率分別為53.95%和64.47%,對照組為28.00%和37.3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1、2、3周的臨床總有效率分別為43.42%,84.21%和92.11%,對照組為18.67%,60.00%和69.33%,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4. 耐受性、不良反應及患者滿意度評價:兩組治療期間耐受性良好,均未出現有臨床意義的不良反應。治療組非常滿意36例,滿意25例,一般11例,不滿意4例,滿意率為80.26%;對照組非常滿意20例,滿意26例,一般20例,不滿意9例,滿意率為61.33%,兩組滿意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三、討論
有研究表明,糖皮質激素與水楊酸合用,糖皮質激素的穿透率可提高近3倍[2];水楊酸有角質促成、角質松解和脫屑作用,輕度的抗細菌、抗真菌及消炎止癢作用。氟米松不但有抗炎作用,而且有一定的抗組胺作用。本文結果顯示,復方氟米松軟膏治療慢性濕疹、神經性皮炎期間未見明顯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多毛等局部或全身不良反應。可能與我們選擇的皮疹肥厚、用藥時間不長、且未將面部等皮膚薄嫩的部位入選觀察有關。
參考文獻
[1] 顏艷,鞠梅,于建斌,等.復方氟米松軟膏治療濕疹皮炎類皮 膚病臨床療效觀察.中華皮膚科雜志,2006,39(2):116-117.
[2] 陳小紅,彭世瑜.水楊酸在銀屑病治療中的作用.國外醫學皮膚性病學分冊,2000,26(3):172-175.
(中華皮膚科雜志 2008年6月第41卷第6期)
作者:kongyanfang